找到相关内容104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禅是什么

    初学者如何去亲自体验它。因为禅的经验就是“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”,要靠自己品味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4852213.html
  • 持诵准提咒的建议

    不同的心态,比如在修增益法时的念诵就应配以欢喜心,在修息灾法时就应以慈悲心来诵咒,在修怀法时,就以「忆念」心来持咒等等。   对于准提咒的初学者,我的建议不要考虑得太多,过多的关心细节,反而是执相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03653179.html
  • 净空法师:遵守注解

     修学佛法,解不容易,尤其是正解,一定要转八识成四智,见解才是正知正见。初学者首先要接受这个事实,否则研究经教一定是随顺自己的理解,决定不是如来的意思,这种解经难免有错。因为凡夫的情执没有断,思想、见解是从八识五十一心所流出来的,怎能与佛菩萨相比?   百丈禅师度野狐的公案,这是讲“错下一个字转语,堕五百世野狐身”,因为误导众生,要负因果责任。没有开悟的人,如何讲经?实在讲,没有开悟根本不够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40353387.html
  • 无不从此法界流 无不还归此法界

    华严宗亦名法界宗。天台宗讲诸法实相,华严宗讲法界缘起。两大佛教宗派的特性,通过实相、法界,就能即刻使人对于天台与华严宗,生起不同的理解和在认识上的区别。从而使初学者,能够很快的把握彼此的不同。可见古人...

    正慈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72955828.html
  • 禅宗与诗歌

    论诗者,也大致可分为顿渐两派。有趣的是,禅门是顿悟的天下,诗坛却是渐悟的地盘。南禅宗悟道方式为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。禅宗祖师重触机,接等初学之时,或当头一棒,或大喝一声,提出莫明其妙的问题,令初学者答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5664140.html
  • 有一类人,阿弥陀佛不收!

    引鬼之引人,有其次第。 于初学者,则为不信三宝之倒引。 若稍有善根者,教之不信三宝,自不可能,则诱其先不信一种。 如有言说:“佛法固是应皈敬处,僧宝中持戒修行者亦应皈敬,但犯戒无行者,何必敬之。”此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2776645.html
  • 初学佛法之人,应当福慧双修!——益西彭措堪布开示

    对于初学者,莲花生大师警示说:“闭关九年,不如转一次法轮的功德大。”   初学佛法之人,应当福慧双修,为将来真正掩关──克期取证充分聚集资粮。在福慧双修的修法中,这里所提倡的就是宣讲佛法、弘扬佛法─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|疑惑|学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16212985800.html
  • 答友人“《禅七开示录》读后感”覆函

    膨胀。因此禅师必须细腻地照顾所有的学员,对体悟及见证的陈述,要非常谨慎小心。   六、因此初学者最好还是直接参加一次完整的禅七,而不是直接依开示录来自习,以免漏掉了技巧教学与个别指导的重头戏。不但如此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51988619.html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[九]:不供给请法戒等

    不解义,须一一咨询请问。 若山林树下,僧地房中,一切说法处,悉至听受,若不至彼听受咨问者,犯轻垢罪。 山林树下,泛指僧伽蓝,及僧坊之地,有法师在彼讲法,初学者,悉应至听受。 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9/08113688853.html
  • 帕奥禅师答:如何行禅?

    问:可否请禅师开示如何行禅?例如:行走时以那一种速度最好——慢速、中速、或快速?在行禅时,我们应当「想」什么呢?再者,可否请禅师给我这个初学者一些方针,以便能培育更深的定力? 帕奥禅师答:有四种明觉: 有义明觉——清楚地了解什么是有利益的,什么是没有利益的。 适宜明觉——清楚地了解什么是适当的,什么是不适当的。 ...

    帕奥禅师

    帕奥禅师如何行禅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9/21082590184.html